教学研究

“总账登记”项目教学法的设计

作者:​曹金梅发布时间:2015-06-29浏览:

一 “项目教学法”的内容

“项目教学法”是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做”中学,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是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二 项目教学法在“总账登记”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教学阶段:

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成果展示交流→检查评价总结。

1 确定项目任务 这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也就是立项。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在立项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项目的目标性,所选项目应实现教学计划内的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应学习的内容。其次是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成品作为项目的成果,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最后确定项目应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也就是中职学生的经验不足、项目容量不能太多、完成项目所用时间要短等

所以根据上述三点我确定了“总账登记”作为一个教学项目。

2制定项目计划 此阶段包括下面四个步骤

1)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2)学生自主学习搜集相关资料、数据、查阅相关知识。

3)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制定项目行动计划。

4)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审核和填制凭证、编制试算平衡表、登记总账。

传统教学方法在“总账登记”章节中是按以下三个程序安排此处内容的:第一步编制会计分录,第二步过账,第三步登记总账。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学生感到很抽象,对三个步骤之间的衔接关系也似懂非懂。主要原因是:1)经济业务都是以文字论述的形式给出。2)用编制会计分录替代了记账凭证的填制。3)过账的时候以“T”字型账户替代了真实的总分类账簿。 “项目教学法”较好的弥补了以上的不足之处。

项目教学法下,对“总账登记”的教学归纳了以下工作任务:

1)搜集原始凭证

2)审核原始凭证并按照经济业务的类别不同分别填制记账凭证

3)审核记账凭证并进行登记总分类账

4)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试算平衡表。

3 组织项目实施

在这个阶段学生要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然后按照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各组给予指导,对项目实施的步骤要解释清楚,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针对“总账登记”项目工作任务进行了如下分工:

第一组负责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原始凭证如火车票、电话缴费发票、购物发票、现金收据、销售凭证等和查阅、审核、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所需的规范和要求

第二组负责审核和填制记账凭证

第三组负责登记总分类账

第四组负责编制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

各组的工作任务可以轮流交换,交替进行

4 项目成果展示 项目任务完成后在班内进行成果展示。主要展示:搜集到的原始凭证,填制完成的记账凭证,登记完成的总分类账簿,编制完成的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

5 检查评比总结 对各个小组的项目成果摆放在一起由师生共同检查评比和总结。

1)搜集的原始凭证是否合法、种类是否齐全。

2)凭证、账簿记录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

3)凭证整理是否整齐、完整。

4)试算平衡表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是否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

在对以上项目成果进行检查评比之后由各个小组写出项目工作总结,由各个小组指派的组长进行汇报,汇报该小组在实施项目任务的基本情况、协作工作情况、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的办法、收获和感受。

三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实施项目教学后我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

观测点为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

作能力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0份,回收率90% ,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90名学生(2012会计九班、十班)调查问卷反馈表(人,%)

调查内容

明显增加

有增加

无增加

自学能力

73(81.1)

14(15.6)

3(3.3)

动手能力

74(82.2)

11(12.2)

5(5.6)

创新能力

77(85.6)

12(13.3)

1(1.1)

语言表达能力

72(80,0)

11(212.)

4(4.4)

团队协作能力

76(84.4)

9(10.0)

5(5.6)

总之, 通过近年来对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在下列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时,学生就会意识到,这些内容是与项目任务紧密相关的,只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通过解决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可以感知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操作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3、强调了过程的评价与反馈。

在项目教学法中,评价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它不但包括学生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还包括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出项目改进意见和对学生的发展指出方向。

4、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遵循了学生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从理性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认知规律。同学之间在团结协作、交流讨论展示中提高了对问题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独立获取信息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即学会学习;也为学生今后不断地适应环境而继续学习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