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教学方法改革的落脚点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教务科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13浏览:

教学改革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特别在当前,社会、行业和企业在用人标准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方面也迫切要求中职教育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确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条件改善和评价体系创新等多方面,而教学方法改革是最直接显效、最基础性的改革,故而也十分重要。

在大力倡导改革教学方法的氛围中,项目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景法、案例法、仿真模拟法等等方法被用于课堂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笔者认为教学法是可以借鉴模仿和重复的,但不同的教师,在采用同一种教学法时,教学过程的具体表现方式应是丰富多彩的。所谓“教有教法、但无定法”就是这个意思。

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教法,关键是落脚点应放在服务学生这个主体上,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教师的教法下,收获知识和能力。而不是教师为表现改革而改革做的表面文章。那样再好的教法也与学生无关,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在我担任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收到了理想效果。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法,它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中不再简单的让学生依照教师的安排去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探究结果的过程。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既理解了相关知识点又训练了技能,同时培养了与人协作、做事认真严谨的态度。

教学中,我以项目任务为导向,以典型任务为基点,按照学生认知难易程度依次递进的思路设计教学。将学习内容分为认识交流电、日光灯线路接线、认识常用低压电器、电气识图、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安全用电六个项目实施教学。如,在日光灯线路接线项目学习中,

过去的做法是老师先用多半时间把电路原理、各器件结构和作用等内容讲一遍后,最后剩少量时间才让学生动手接线,使得学生因动手操作时间过短,实训草草结束,效果很不理想。采用项目教学法后的做法是,把日光灯线路接线项目分为多个任务,在完成各分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驱使学生去发现、归纳出各元器件的作用和连接关系,从而掌握整个线路的接线技能。采用此方法后,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探究积极性得到调动,对电路图自热记得牢,接线技能自热就掌握,而不再是死记硬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实施项目教学法后有三点体会:其一,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项目教学法整个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中心,该项目应能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能让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范围内可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还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其二,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的多种机会。积极从当前学习内容中创设与现实情景环境,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解决各种难题。其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情况为主。因为,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是非确定的非固定的行为过程,在不同的学习环节,活动是不同的。因此,项目教学的评价是动态的、多样性、多元的,评价应以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和完成项目的程度为依据。

在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学中,我的项目教学法设计思路是,确立学习目标------确定项目任务------制订实施计划------组织实施------结果评价。对每个学习情境按照,做什么(任务)-----怎么做(教师引导)------我想做(学生探究)------我能做(学生合作)------自己做(学生独立操作)几个环节展开。

在评价方式上,我更强调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在评价标准上,以评价学生在实现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中的进步程度为主。这样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

实施项目教学法收获的教学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学生积极参与寻找答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二是转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是,课堂角色的关系变成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是我要学、我要做的积极参与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此,教学方法改革才会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

作者:程桂芬 单位:山西省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