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计算机科学系5月份主题教研活动通报

作者:计算机科学系发布时间:2017-07-06浏览:

计算机科学系5月份主题教研活动通报

主题活动之一

2017年5月3日计算机科学系召开了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贾秀玲老师主讲,我系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贾秀玲老师以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影视后期制作”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组合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一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上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二是能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地、有效地转化到生动而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能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四是能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

1.使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如计算机房的局域网中加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并配备有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教学中教师通过软件的方式用教师机控制学生端,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功能也可以实现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2.精心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讲解,有操作示范,还有操作训练,与纯粹的站讲台上理论课有很大的区别,也不是将理论和实践简单地堆砌。所以教学过程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只有构思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好教学。

3.认真进行教学过程组织。主要包括讲授和操作示范、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巡回指导、操作纠正等等,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1.编写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

2.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它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操作性的课程,对理论性强的课程是否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只按步骤操作,不主动思考的现象。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采取多种方法:如在演示操作的过程中适当多与学生互动,可提问、让学生操作演示等方法。

之后,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讨。通过研讨,大家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要不断地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主题活动之二

2017年5月17日我系组织了一次题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郝忠华教师主讲。此次教研活动共分六部分内容:

一、同课异构的内涵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课程、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习惯、授课环境条件等的不同所导致的课堂进程、结构、师生活动空间、授课方式及其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的课堂模式。 在“同课异构”中,“同课”是基础,“异构”是民展,“构”是核心,是灵魂;“异”是变化,是发展。 同课异构实质是教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教学认知建构过程。

二、同课异构的一般流程

1、确定教学内容;

2、进行教材的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收集课题的资料和资源;

3、经过思考和讨论后,撰写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

4、进行会诊式研讨,详细剖析教学中的行为;

5、针对教学中暴露的问题,修改原来的教学设计,写出反思材料。

三、同课异构意义和价值

1、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2、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

“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研究案例 ;

“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这样的决策提供了讨论和学习案例 ;

“同课异构”活动还为教师间的同伴互动提供了平台 。

四、同课异构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要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特色的关系。

要处理好“存异”与“求异”的关系。

五、同课异构的评价

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是否是准确到位。

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第三,要看课堂的效果是否扎实有效。

六、同课异构的反思

1、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

通过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大家对“同课异构”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今后更好地利用“同课异构”开展教学统一了思路与做法。

主题活动之三

5月19日召开了主题为“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研活动,主讲人冯杰斌老师。

主题共分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二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个方面分五点展开阐述:1、精心设疑,巧妙导入。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4、运用语言的艺术。5、形成竞争氛围,体验数学乐趣。

通过冯杰斌老师自身体验与案例讲解,大家从中学到了许多好的做法与手段,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主题活动之四

5月26日组织了由万青英老师主讲 “CorelDraw课程教学改革浅析”主题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CorelDraw Graphics Suite是加拿大Corel公司出品的矢量图形制作软件,该软件是一套屡获殊荣的图形、图像编辑软件,它包含两个绘图应用程序:一个用于矢量图及页面设计,一个用于图像编辑。其非凡的设计能力广泛地应用于商标设计、标志制作、模型绘制、插图描画、排版及分色输出等诸多领域。《CorelDraw》课程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面对这些基础和素质相对比较差的学生,迫切需要加强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解决了许多教学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主题活动之五

5月27日我系举办了由陈丽萍老师精心准备并主讲的题为“谈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教研活动,其生动有趣的讲解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主讲共分三个部分,一是注重三有设计,即有用、有趣、有效;二是结合三个专业(会计、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举例;三是三点体会:1、勤于思考,善于积累。2、与时俱进,提高技能。3、善于团队合作,重视团队力量。

通过学习交流,大家普遍感到受益匪浅,对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0一七年六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