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系3月份主题教研活动通报
3月10日,我系组织召开“如何科学布置作业”主题教研活动,张奋强副校长及我系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研讨由李春琴老师主持。主要介绍了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业设计与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一、优化设计——多类型、多层次作业设计要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再创造”上下功夫。
二、开展发展性评价,改革作业评价方式
活动进行了一个半小时,老师们各抒己见,交流讨论非常热烈。
会议最后由张奋强副校长总结:要以问题为导向,抓主要矛盾,教研有益共同探讨,贵在实践,实践是检验教和学的唯一标准。
我系于3月15日举办了“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主题教研活动,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由张艳芳老师主持,主要从“中职生学习心理现状分析、中职生学习障碍出现的原因分析、中职生学心障碍的思考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学习,大家了解到中职生的学习动机不是很明确,其中30%的学生把家长的期望当成自己努力学习的原因,27%的学生则是非自愿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需借助外界指导来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中职学生基础偏差、中职学生的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叛逆心理是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没有自信心和动力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现象,应对良策有三,一是开展鼓励式教育,克服学习自卑心理,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二是开设学习指导课,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积极进行课改,教师要努力刻苦钻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上下功夫,开动脑筋想办法,采用什么方法授课学生们喜欢接纳,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爱好,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局面。
通过学习交流,大家进一步明确的教学思路,为今后搞好教学提供了参考意见。
3月29日,计科系在实训楼办公室召开了主题为“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研讨会,会议由吕艳燕老师主讲。主要分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从问题的提出、存在的问题、数学功能的定位和目标、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数学教学内容等逐层展开论述,强调教学内容定位要准,即遵循“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职教理念,要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应用性、现代性”,即从面向专业需求、降低理论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引入数学软件体现四个特性,同时要兼顾基本文化知识,体现出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具体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要把握好四化,即“公理化”、“现代化”、“浅显化”、“应用化”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随后围绕主题大家展开了讨论,专业课与基础课教师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研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项目完整性与基础课碎片分割性的不同处理,其结论教学内容设计上不必拘于一体,由学科性质、学情实际来定,重点是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起其学习积极性。
最后,尚校长进行总结发言,强调了四点,一是国家对中职数学课非常重视,各专业教学标准都加大了教学时数;二是数学教学应体现生活化、应用性、针对性,可以适当考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活场所体验数学的实用与魄力;三是除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外,重点还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四是在数学课中要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题,千万不可借助一些网络平台来学习数学知识,则起不到培养其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