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美术史论课的教学特色
经济技术系 阎 珉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较高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可以使我们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朝代各门类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国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国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和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努力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门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
一、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
1、艺术理论课教学目标。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活动是创造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判断与选择、创造的反映过程。在整个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从认识生活、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创造主体都要综合运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且具有目的性。那么,艺术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艺术理论为其提供可参照的原理、原则,并自觉将其运用到艺术活动中,这就是艺术理论课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作为审美意识的艺术活动应以艺术理论为指导。
2、艺术理论课的重要性。艺术理论课程是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要不要艺术理论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艺术创造不需要艺术理论指导,还能指出一些艺术大师为例。其实,认为艺术实践活动用不着艺术理论的观点是艺术实践活动缺乏的表现,也是对艺术理论的轻视。
3、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广泛的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艺术理论对艺术实践进行阐明,如艺术活动的本质、艺术的发展史、艺术的种类、艺术的创作方法等等。艺术理论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艺术原理、原则。艺术理论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指导艺术实践。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又给艺术实践以指导。艺术实践总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艺术理论也必然要不断发展,随艺术实践经验丰富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形成新的体系。
二、艺术理论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全面地把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艺术观。
1、有利于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艺术活动重在实践。但是,艺术实践离不开艺术理论的指导。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创造,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及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所以,艺术活动只有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才会有目标,也才有成效。
2、有利于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学好文化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知识和艺术基本技能。其中,艺术理论的学习,会拓宽学生艺术视野,加深其对艺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以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
三、艺术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做法。
1、运用艺术案例教学,使抽象的艺术理论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艺术案例教学是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用于启发学生对相关抽象艺术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方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艺术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经常利用中外著名艺术作品,启发学生讨论、分析,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艺术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分析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不断加强与其他公共基础学科知识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不应只是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更应主动引领社会艺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的艺术人才,这是时代赋予的职责。
3、利用艺术实践机会,提高运用艺术理论指导艺术活动的能力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四、形成艺术理论课教学特色。
1、形成了艺术理论课教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艺术案例教学,使抽象的艺术理论教学形象化、具体化,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艺术理论知识;第二环节:与其他公共基础学科课程相结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环节:艺术实践,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艺术理论指导艺术实践的能力。
2、明确了艺术理论教学的基本目标—学生的“三个能力”。“三个能力”即学生对艺术活动的认识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与艺术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艺术能力将成为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由此也成为判断教育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3、探索出“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一体化教学方式。艺术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所以教师要注重阐述、引导,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师生互动是艺术理论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为了提高这一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在上述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就艺术理论问题对学生予以启发、诱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