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筑梦传薪火,青衿奋进绽华光。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夯实教学基本功,5月20日、27日,我校连续举办两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12名青年教师同台竞技,以赛促研、以赛竞技,共探中职教学新路径。

教务科副科长梁海霞主持 李松石拍摄
无生课堂展风采,匠心独运显功底
本次无生教学展示中,参赛教师们紧扣中职教育特点和学科核心素养,以巧妙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
参赛教师教学展示现场 李松石拍摄
张典硕老师的《坚持宪法至上》采用议题式教学,围绕“坚持宪法至上”总议题延伸出七个分议题,通过递进式设问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深化学生对宪法核心知识的理解。曹晓卉老师的《使用循环结构——for循环》从专业课程的内容引入程序设计,打破“艺术”与“技术”的界限,使学生“能设计、懂代码”。尉添骄老师的《赤壁赋》以专业困境代入苏子困境,以苏子破局之路引导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课程思政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宋晨明老师的《盒子模型》采用“即学即练”的灵动课堂范式,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练习中,逐步将抽象的知识内化为得心应手的技能。张晋琛老师的《Switch语句》将案例分析的深度思辨、讨论环节的思维碰撞与实操讲解的具象演绎巧妙交融,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更深入。刘青老师的《静物组合的色彩表现与质感刻画》通过多元授课范式的精妙铺陈,让学生在沉浸式探索中,渐次掌握静物组合的色彩密语与质感密码,展现“一器一物皆匠心,一笔一画见精神”的工匠精神。
参赛教师教学展示现场 李松石拍摄
武雪婷老师的《雷雨》从“变与不变”的辩证分析中,突破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扁平认知”,从“反叛者到维护者”的转变动因探究,加深学生对“社会环境如何塑造人”的现实理解。张万达老师的《CPU的选购》以CPU选购为核心任务,巧妙融合CPU性能参数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刘梦如老师的《双分支if-else语句》以真实任务情景建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知识记忆,使双分支语句的掌握从机械记忆升华为灵活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秦思思老师的《民法保护人身权》以议题式教学架构贯穿,以真实案例衔接抽象法律知识与生活实际,以设问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批判性思维与法治意识。赵琳老师的《键控效果应用》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以精编视频创设探究情境,以小组研讨激活思维碰撞,以案例实操提升技能,助力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张帅老师的《摄影摄像》采用“教师精讲-学生实训-小组互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现“专业技能训练+地域文化赋能”的双向融合,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厚植文化自信,实现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专家点评指方向,精准把脉促提升
展示环节结束后,五位评委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组织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评委老师既肯定了青年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教学目标设定不够明确、教学方法不够新颖等。
评委老师点评 李松石拍摄
荣耀时刻共见证,砥砺前行再出发
经过激烈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3名。
序号 | 姓名 | 参赛课程 | 参赛内容 | 平均分 | 获奖等级 |
1 | 曹晓卉 | 信息技术 | 使用循环结构——for循环 | 90.25 | 一等奖 |
2 | 刘梦如 | 程序设计基础 | 选择结构——双分支if-else语句 | 90 | 一等奖 |
3 | 尉添骄 | 语文 | 赤壁赋 | 89.25 | 二等奖 |
4 | 秦思思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民法保护人身权 | 89 | 二等奖 |
5 | 赵琳 | 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 | 键控效果应用 | 89 | 二等奖 |
6 | 武雪婷 | 语文 | 雷雨 | 88.25 | 三等奖 |
7 | 张典硕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坚持宪法至上 | 87.5 | 三等奖 |
8 | 宋晨明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盒子模型 | 85.75 | 三等奖 |
9 | 张万达 | 信息设备组装与维护 | CPU的选购 | 83.75 | 三等奖 |
10 | 刘青 | 实用美术基础 | 静物组合的色彩表现与质感刻画 | 83.25 | 优秀奖 |
11 | 张晋琛 | 程序设计基础 | Switch语句 | 81 | 优秀奖 |
12 | 张帅 | 摄影摄像 | 光影魅力 | 80.75 | 优秀奖 |
 获奖教师与陈昌副校长合影 李松石拍摄 |  获奖教师与指导教师合影 李松石拍摄 |
唯有匠心打磨,才能成就精彩;唯有躬身耕耘,才会接近本真。无生教学不仅是教学技巧的展示,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体现。本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有序开展,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展示、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平台,加快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展示了教改课改的成效。希望青年教师们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课堂。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