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百年光辉路,炳耀新征程”主题党史教育的通知
各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
2021年,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荜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史弥坚。为此,我校团委现决定依托团课开展“百年光辉路,炳耀新征程”主题党史教育,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本次团课重点内容:要围绕百年奋斗目标为主题,走进历史深处,生动讲述老故事、深入挖掘新故事,学习老一辈共产党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引导全校青年能够更好地了解并学习党史,确立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价值追求理念。作为一名肩负祖国重任的有志青少年,任重而道远,践行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典型事迹:《彭堃墀院士事迹》
参考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军需处长的棉衣》、《半条被子的温暖》、《英雄母亲送儿抗日》、《焦裕禄肝癌晚期任坚持工作》、《龚全珍的故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等。
重点针对不同故事内容、不同时代革命精神,紧密联系各自不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我校青年要加强学习锻炼与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培养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革命精神。不怕多担责、不惧多受累,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初心从未改变,使命依然在肩。青年要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征程中,鼓足前行之力,为建设幸福美好生活贡献青春力量。
重点要求通过此次团课学习,全校青年应了解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中国梦,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使命,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努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和增强责任意识,关注国家发展,献言献策。展现出我校青年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继承先辈明志,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勇敢迈进。
团课具体要求见附件1
共青团山西省贸易学校委员会
2021年4月1日
附件1:团课要求
团课要求:
(1)本次团课要求各系团总支书记提前对各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并留有会议记录,记录内容必须体现本次团课的设计和流程,及上次团课的总结。
(2)团课时间:4月11日晚7:30—8:30。
(3)团课开始时应集体起立唱团歌。
(4)团课要求团总支书记到场巡查本系各支部,班主任进班参与。
(5)团课考核成绩将计入团支部量化考核中。
(6)团课中鼓励同学们德技并修,争当优秀个人,共创先进集体。
(7)在《团支部工作记录本》中记录本次团课内容。
(8)建议采用青年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如:演讲、PPT演示、案例讲解、演讲、游戏互动、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
望各团支部认真准备,积极组织,保证团课质量。
附件2:党史的参考故事
《彭堃墀院士事迹》
《三千孤儿入内蒙》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特别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彭堃墀院士简介》
彭垄墀,中国科学院院士,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教授。
走进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一楼大厅里,“攀登奉献”四个恢弘大字映入眼帘,而这也是始终流淌在彭垫墀院士血脉中的四个字。在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漫漫岁月里,爱国、攀登、奉献始终是他的精神之源。他是我国最早开展量子光学及全固态单频激光器研究的光学专家之一,近年来带领团队在连续变量量子信息及光量子器件等领域完成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彭垄墀院士出生于1936年8月25日,江苏镇江人,原籍四川广元。1957年,他从成都二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四川大学物理系。性格沉静、理性的他时刻牢记自己的理想信念,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埋头书本,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能量。大学四年 时光让他对物理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 年大学毕业后,彭堕墀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来到山西大学工作。从此,六十载悠悠岁月,都深深烙印在三晋大地上。
《军需处长的棉衣》
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
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觉悟看似无形,关键时就会显现出强大力量。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半条被子的温暖》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英雄母亲送儿抗日》
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焦裕禄肝癌晚期任坚持工作》
记得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龚全珍的故事》
我向大家介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翻译《共产党宣言》--编者注)。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昧道非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