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外出培训取回经,交流学习共分享

作者:经济技术系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18浏览:

2014年10月8日下午,经济技术系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专门组织了一次参加国家专题培训教师学习情况汇报会,全体教师和班主任听取了刘建欣、刘月好、孙岩卉、崔希玲等四位老师的汇报,反响热烈,收到了良好效果。

刘建欣老师参加了“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及创新德育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培训,他介绍了兄弟学校班主任工作以德育为先,通过让学生做义工、教学实训、去企业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校——校之间师生的交换,实现学、做、总结,学校与学校之间展开比赛、通过大力度的激励机制激发班主任的管理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营造了好的班主任的班级学生爆满的现象的典型案例,我系班主任们深受启发。

刘月好老师参加了由全国粮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主办的“全国粮食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她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粮食储藏与加工的现状及国家建议恢复两个粮食类的传统专业——粮食工程和粮食物流与储检,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以岗位设置课程;重点介绍了辽宁粮校、广西粮校、安徽粮校和天津中德职业学院将教学设备引入学校,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设备和生产流程的办学经验,对我校今后专业建设特别是突出技能培养方面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孙岩卉老师参加了“中职学校精品课与微课建设策略及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培训,她结合培训谈了个人学习的体会: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具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微课的提出更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要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设计理念,做到“精细”、“精致”、“精美”、“精湛”、“精英”。职业教育必须注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崔希玲老师参加了“ 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培训,她详细介绍了微课程的含义、特点、制作流程、应用场合:5—15分钟的微课程,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培训的另一个内容是MOOC,这是目前国际非常流行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其含义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它可以实现开放共享,具有很强的可扩张性。同时她还介绍了两个实用软件——Lesson word和 Snap!,它们对于开发微课程和MOOC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系老师们听后大开眼界,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汇报,老师们共同感觉到走出校门、听专家讲解、实地参观考察、与全国的同行沟通、交流,可以大大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接受新理念,无论对于老师今后的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以及对学校的改革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