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学生学完《基础会计》、《会计岗位实训》、《小企业会计实务》等课程后的综合实训课,属集中实践课程。通过本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从事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任务
会计综合实训课是集中实践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通过对制造业所发生的真实业务的会计处理,使学生认识制造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基本原始凭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识别、审核原始凭证的能力;通过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进一步熟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掌握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全过程,提高会计操作技能。
(三)设计思路
1.以仿真的工业企业会计资料来实施会计基础情景教学,使学生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之间的差距。
2.给出工业企业一个月的资料,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年初余额,有利于学生进行期初建账的学习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获得充分体现。
3.让学生学会企业常见业务的处理,包括填制增值税专用发票、商业承兑汇票、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收据、收料单、进帐单、出差借款单等;掌握领料单的汇总、工资结算单的汇总;掌握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三项基金的计算、所得税和红利所得的计算及职工社会保障款的计算等原始凭证的设计与填制。
4.学会根据盘存单及“账存实存对比表”,编制财产清查的帐务处理。
5.让学生自己摸索并总结出结帐的程序,使所学各章节之间的知识能融会贯通。
6.学习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二、课时
102
三、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2 、掌握借贷复式记账的记账原理和方法;
3 、基本掌握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主要会计报表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企业主要经营过程会计业务的初步能力;
2 、具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基本能力;
3 、具备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能力;
4 、具备编制主要会计报表的初步能力。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使学生具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准备,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按照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严格的操作,并给予学生适时示范和指导。
序号
| 单元(工作任务模块或实训项目)
|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 活动设计
| 学时
安排
|
1
| 熟悉资料,开
设账簿,登记
期初余额
| 1. 熟悉模拟单位的性质、生产单位的组成、产品名称、会计核算的要求等资料。
2. 根据期初余额资料,开设日记账、明细账、总分类账,登记各账户期初余额;
|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账簿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会计人员,设置银行存款的现金账和日记账,并将期初余额进行登记。
| 8
|
2
| 填制记账凭证
| 1. 根据经济业务判断所填制记账凭证的种类
2. 填制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3. 按顺序将凭证编号要求:按规范填制记账凭证,顺序编号,并进行认真审核。
|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凭证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对典型的经济业务深入理解。
| 36
|
3
| 登记日记账、明细账
| 1.根据原始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2.根据原始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要求:日记账每天登记,及时结出账户余额;明细账每天或每 15 天登记一次。
|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账簿种类及其填制要求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2.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对典型的经济业务深入了解。
| 20
|
4
| 登记总分类账
| 1.分别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
2.根据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每 15 天登记总账一次。要求:独立思考,登账依据正确。
|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会计人员,编制科目汇总表、汇总记帐凭证,登记总账。
| 20
|
5
| 编制会计报表
| 1.结账、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
2.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要求:数据要有来源,前后数据一致。
|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情景模拟:以企业的一个会计期间为背景,让学生进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进行利润表的编制
| 8
|
6
| 装订凭证以及档案保管;撰写实习报告
| 1.会对每期的记账凭证进行装订,原始凭证要求附在记账凭证后面作为附件
2.了解会计档案的种类
3.了解不同类型的会计档案保管的要求
4.学生进行资料整理,撰写实习报告,将自己的实习步骤、方法及体会进行总结。要求:实习报告每人一篇,不少于 1000 字。
| 1.多媒体演示:教师收集凭证装订的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2.情景模拟:学生把一个期间的会计凭证进行整理,按照要求进行装订。
| 10
|
合计学时
| 102
|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1、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课,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2、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内容吧易理解,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详细讲解;
3 教师要按步骤检查学生的实习进度,防止学生抄袭;
4、写小结和课堂提问是控制学生实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二)教材编写
依据本课程标准和教学策略布置教材、学材,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 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思想。
(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试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教师通过教学软件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充分利用手工会计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设施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通过教师机可以看到学生机的操作内容(学生演示、屏幕监视等),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情况。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有一个真实或仿真的操作环境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
(四)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为了增大每堂课的信息容量,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使用多媒体教室,会计模拟实训室。
六、考核与评价
(一)、学习效果评价
1.评价内容与方式
(1)据所完成的凭证、账簿与报表,指导教师检查并评分。
(2)现场表现
(3)实训报告
2.评分结构(总分100分)
序号
| 项目
| 成绩比例(%)
| 总评成绩(%)
|
1
| 态度端正、严格遵守纪律,出满勤
| 20
| 100
|
2
| 实习报告表述清楚、程序正确、有自己的体会
| 20
|
3
| 会计资料中基本数据准确、按记账规则记账、错误少、资料整洁
| 60
|
3.凭证、账簿、报表评价标准
考核项目
| 项目内涵
| 考核标准
| 分值
比例
|
|
设账准备
| 根据期初各账户的余额和新发生的
业务内容开设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
| 1、熟悉实验资料,了解经济业务整体事项。
2、能够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正确开设与资料相适应的各种账户。
| 10%
|
|
填制凭证
| 根据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审核原始
凭证,按顺序逐笔填制记账凭证,并将有
关原始凭证附于记账凭证后面
| 1、能够准确判断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正确。
2、能正确的填制记账凭证
| 35%
|
|
登记账簿
| 1、根据记账凭证和所附的原始凭证,逐笔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
2、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3、总账与明细账核对后进行结账。
| 1、能正确的登记日记账、明细账。
2、能够熟练的编制科目汇总表。
3、能准确的调整错账并进行结账。
| 35%
|
|
编制报表
| 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 1、能够准确的计算报表中的各项目的数据。
2、能够正确的编制报表。
| 10%
|
|
资料装订
| 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加具封面分别装订
| 装订的凭证和账簿美观、实用、整洁与规范
| 10%
|
|
(二)教学过程评价
为了使实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要进行严格考核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考核着重对技能整体水平进行考核评价. 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是:态度端正,实训认真,掌握实训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对学生考核的具体方法: 1.日常操作情况占总成绩20%,由指导教师不定时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检查评定出成绩. 2.凭证,账簿,报表完成情况占总成绩60%,指导教师检查凭证,账簿,报表完成情况并进行成绩评定,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实训资料的正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等. 3.出勤占总成绩的20%,按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七、其它说明
1. 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3年制)。
(2) 本课程学时为102学时。根据本课程容量大的特点,在制订具体实施性教学方案时可考虑适当增加或减少课时数,以保证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
2.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课堂教学宜多采用投影图片、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性和规范性较强,教学中必须结合现行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并注意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4) 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讲课内容需要,选择1~2个有代表性、财会核算规范的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观摩、实践等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财会实际工作的了解,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5) 要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学生的交互性自测、平时测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特别要注意保证实训评价成绩在综合评价成绩中的比重。
附录一:会计综合实训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实训操作课程,主要工作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程教学时,将实训学生按班级(按50人计算)进行分组,目前建议可将全班学生分成2个交易区域,各交易区域相互独立,不发生业务往来;每个交易区域设置5个经济业务相互关联的行业,如:制造企业1个、物流企业1个、商业企业1个、金融保险企业1个和其他服务业1个(可以选择饮食服务、建筑业、事务所等),由5个小组学生构成,每个小组学生分别承担一个行业的账务处理工作,交易区域内各行业之间可按以下流程进行交易关联实训,即:(1)制造企业采购的货物由物流企业运送,支付给物流企业运费并取得相应发票,货款及运费由银行结算。(2)制造企业销售商品给商业企业,通过物流企业运输并支付运费,货款及运费全部由银行结算。(3)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其他服务业均需要纳税,设立税款申报缴纳流程,由指导老师监控,并作为考评学生成绩的依据。(4)商业企业销售商品,由物流企业运送并收取运费,货款及运费由银行结算。(5)所有企业需要的借款,均与金融企业签订借款合同,确定借款金额、利率、期限、利息支付方式、本金归还方式等条款,然后由银行划款,到期由企业归还并付息等等。
每个企业内部可根据具体经济业务情况设置有关会计岗位(如:出纳岗、记账岗、会计主管岗、其他会计岗等)。按上述设计的虚拟环境,每个学生在每轮交易关联实训中依次扮演出纳、记账、会计主管和其他会计岗位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即进行岗位轮换实训。
每个交易区域中每组学生在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全部虚拟经济业务处理后进入另一个行业企业,即进行行业循环实训,如:某组学生完成制造企业经济业务处理后进入物流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在物流企业中同样分别担任不同会计岗位的角色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完成物流企业账务处理后再进入商业企业进行账务处理,依次类推,以达到“交易关联、岗位轮换、行业循环”的综合实训目的。
附录二《会计综合实训》工作与学习内容
1.会计手工记账的内容
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模拟企业经济业务内容为基础。在业务操作上主要包括①账簿的启用②识别、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③编制记账凭证④登记明细账⑤编制科目汇总表⑥登记总分类账户⑦编制会计报表⑧凭证、账簿的装订和保管。通过手工模拟实训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提高核算能力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查账和对账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会计报表实务及分析的内容
会计报表实务及分析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会计报表模拟即通过上述的账务处理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②会计报表分析学生对报表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通过会计报表实务及分析训练,增强学生对企业会计报表的感性认识,训练学生对报表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报表之间勾稽关系的认识,同时训练学生对报表的分析能力和信息的理解能力。
3.纳税申报实务操作的内容
通过纳税申报实务操作,让学生掌握企业纳税申报的内容、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和应提供的申报材料,以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学以致用,充分体现新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